1936年的某个日子,红二方面军正在进行长征,红四师副政委杨秀山正忙于执行自己的任务。那天,他接到总指挥贺龙的召唤。杨秀山一见贺龙脸上带着难色,便立刻察觉出事情的紧急与不寻常,他关切地问道:“老总临沂股票配资,什么事?您直说吧。” 贺龙沉默了片刻,终于开口道:“红18团政委余秋里负了重伤,恢复需要时间,红18团作为主力团,不能没有政委,我希望你能接手,担任红18团政委。”
贺龙此番言语虽是请求,但显然带有难处,因为杨秀山刚刚由红11团政委提拔为红四师副政委,位置有所上升。如今如果他被调回团政委的位置,这不仅是一种降职,且会让人觉得他可能不够被重视。毕竟,在同期的战友中,杨秀山的升迁速度已经相对较慢,虽然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是贺龙身边的重要人物,且深得其信任。贺龙此时非常犹豫,希望能够了解杨秀山的真实想法。
然而,杨秀山听后并没有丝毫犹豫,他站了起来,语气坚定地对贺龙说道:“老总,您这是看不起我吗?”他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显然心中没有半点怨言。杨秀山继续说道:“只要有战斗,我就上前线,无论是在哪个岗位,我从未计较过。我已经在战场上待得久了,这些对我来说不重要。如果组织上决定了,我明天就会去报到,我一定带领全团将这场仗打好,不辜负组织的期望。”
展开剩余71%说到做到,杨秀山如约去到了红18团,并在团长成均的带领下,指挥了一个又一个艰苦的战斗。每一次,他都冲锋在前,甚至在战斗中两度负重伤,每次伤势严重到需要手术处理,贺龙亲自前来守在手术室外等待手术结果。每当杨秀山从昏迷中醒来,贺龙却并不安慰他,而是语气严厉地批评他:“你是战场上的指挥员,指挥部队最重要,千万不要总是亲自带队冲锋,很多时候这会让整个部队陷入危险之中。”
尽管贺龙的批评带有几分责备,但杨秀山依旧笑着回应,并保证以后会记住这些话。然而,在关键时刻,他总是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线,带领队伍迎战敌人。贺龙心中对杨秀山的愧疚感与日俱增,因为他深知,杨秀山的升迁之路远远比其他同僚要艰难。
杨秀山身为一位战将,尽管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却因频繁负伤而导致升迁缓慢。每次负伤休养,杨秀山都会错过一些晋升的机会,这也使得他在同批战友中的升迁最为缓慢。然而,杨秀山从未对这一切心生不满。相比起自己,他更多地关注那些为国家和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友们,他觉得自己能够活着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,已是极大的幸运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杨秀山因伤养病归来,接到了贺龙的再次提拔。这一次,杨秀山被任命为120师骑兵营的政委。虽然这次职务调整让杨秀山显得有所“降职”,毕竟他曾是红军主力团的政委,但他依旧欢喜地接受了这项任务,毫无怨言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杨秀山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,尤其在地雷战方面,他发扬光大了这一战法。他从老乡那里学习到制造土雷的技术,并将其应用于战场,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此举不仅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进攻,也为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。
随着战斗的深入,杨秀山的职务逐步上升,最终他成为了358旅的副政委。该旅在抗战期间的统计数据表明,杨秀山领导的战斗占据了全旅总战斗数的一半,而他受伤的次数也位列全旅之最。
经过多次受伤,杨秀山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。他在解放战争结束时担任了第一野战军第2军4师的师长兼政委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升任了第2军副军长。1955年,在军委评定军衔时,考虑到他只是副军长,原本计划授予他少将军衔。然而,贺龙得知此事后,专门找到罗荣桓,详细阐述了杨秀山的战斗经历,强烈建议授予他中将军衔。罗荣桓同意后,经过军委批准,杨秀山成为了全军唯一一位获得中将军衔的副军长。
2002年,杨秀山去世,享年89岁。身上依旧带着20多个未能取出的弹片,形成了几颗金属球,这些都成了他英勇战斗的象征,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策略_专业杠杆炒股公司_正规杠杆炒股平台观点